周建娅教授点评 | EGFR耐药晚期肺癌迎来新药!FDA批准Dato-DXd,近八成患者病情受控

Connor 火币app下载 2025-09-25 2 0

2025年6月23日,美国FDA传来新消息:靶向TROP-2的抗体偶联药物(ADC)德达博妥单抗(Datopotamab deruxtecan,简称Dato-DXd),经加速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EGFR靶向治疗和含铂化疗的EGFR突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1]。

图片来源:FDA官网

作为FDA首个获批用于该适应症人群的TROP-2 ADC药物,德达博妥单抗为EGFR靶向治疗耐药的患者群体带来新的希望。

01

当靶向药和化疗相继失效,EGFR突变患者一度陷入困局

“还有什么药能用?”——这是不少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在经历靶向治疗和化疗失败后最常见、也最无助的提问。

EGFR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中最常见的驱动基因之一,尽管EGFR-TKI(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大幅改善了患者的生存期与生活质量。但几乎所有患者最终都会因耐药而进展。

接下来的方案,既往通常是含铂双药化疗。然而,一旦这两条主力通路都失效,患者就进入了“治疗选择有限”的瓶颈期。此时面临几大难题[2]:

EGFR靶向失败、化疗失败后,后续治疗选择有限

EGFR突变群体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抗体)获益暂不明确。

EGFR突变耐药后可能出现多种机制,靶向难度提升,缺乏“一药多解”的突破。

经历多轮治疗后,患者往往体能和器官功能减弱, 即使有药也不敢贸然使用。

EGFR靶向失败、化疗失败后,后续治疗选择有限

EGFR突变群体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抗体)获益暂不明确。

EGFR突变耐药后可能出现多种机制,靶向难度提升,缺乏“一药多解”的突破。

经历多轮治疗后,患者往往体能和器官功能减弱, 即使有药也不敢贸然使用。

在这样的困境下,很多人只能一边忍受病情进展的焦虑,一边反复问自己:“还能坚持多久?还会不会有机会?”

这一次,新的答案出现了。

周建娅教授点评 | EGFR耐药晚期肺癌迎来新药!FDA批准Dato-DXd,近八成患者病情受控

展开全文

图片来源:摄图网

德达博妥单抗的获批,为这类 “缺乏治疗选择”的EGFR突变患者,带来了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新路。

02

精准递药ADC——“靶点✖化疗”协同破局

那么基于这一机制,它在临床研究中又展现出怎样的疗效呢?已有数据提供了证据[3]:

在117名既往标准治疗失败的EGFR突变晚期肺癌患者中:

患者携带明确的EGFR突变,且 已经接受过EGFR靶向治疗和含铂化疗,仍出现疾病进展。也就是说,这些人正是目前缺乏有效药物、治疗非常困难的一类患者。

结果显示:

客观缓解率(ORR)达43%: 大约两位患者中就有一人肿瘤明显缩小;

疾病控制率(DCR)高达78%: 近八成患者病情得到稳定或改善;

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为7个月: 一旦起效,疗效持久,不是“昙花一现”;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5.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达15.6个月: 患者的生存时间得到了延长,为后续治疗争取了更多机会。

客观缓解率(ORR)达43%: 大约两位患者中就有一人肿瘤明显缩小;

疾病控制率(DCR)高达78%: 近八成患者病情得到稳定或改善;

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为7个月: 一旦起效,疗效持久,不是“昙花一现”;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5.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达15.6个月: 患者的生存时间得到了延长,为后续治疗争取了更多机会。

这对原本缺乏治疗选择的患者来说,是非常令人振奋的消息。

疗效与安全兼顾

很多人听到“强效药”就会下意识担心:“是不是副作用也更猛?”“身体还能撑住吗?”

其实,德达博妥单抗并不靠“加药量”来压制肿瘤,而是靠“精准输送” 来提高效率、减少副作用。

德达博妥单抗采用了优化设计的DAR值, DAR值(Drug-to-Antibody Ratio)指的是每个抗体上平均连接了多少个药物分子,就像是“每辆快递车装了几件包裹”——装太少,药效不足;装太多,容易超载、副作用大。 德达博妥单抗选择了“恰到好处”的DAR值,在保证对肿瘤细胞杀伤力的同时显著降低了毒副反应风险,达成了疗效与安全的平衡。

周建娅教授点评 | EGFR耐药晚期肺癌迎来新药!FDA批准Dato-DXd,近八成患者病情受控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研究中,大多数副作用为轻中度,最常见的包括疲乏、恶心、口腔炎和食欲下降等。与过去常用的化疗药物相比,德达博妥单抗的安全性表现更加温和:≥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了一倍!尤其是在血液系统副作用上差异更为明显:传统化疗后常见的白细胞大幅下降、贫血严重,甚至因免疫力下降引发高烧、感染,在使用德达博妥单抗患者中的发生率大幅降低——重度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比例都低于5%,且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比例只有0.3%[4]。

综上,这款新型ADC药物凭借精准治疗的理念和合理的结构设计,不仅在“难治人群”中展现出疗效和安全性优势,真正做到兼顾 “有效”与“耐受”,为身体状态不佳的患者提供了一种 “可用、敢用、能用”的治疗选择。也正是基于这些临床数据, 德达博妥单抗于2025年6月正式获得美国FDA加速批准。

03

专家寄语:TROP-2靶向破局EGFR耐药,ADC治疗体系走向成熟

过去,一旦EGFR‑TKI和含铂化疗相继失效,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几乎陷入了“药荒”。 德达博妥单抗作为首个在这类人群中获FDA批准的TROP‑2靶向ADC,带来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与常规化疗“大水漫灌”式的攻击不同。德达博妥单抗采用肿瘤特异性裂解的连接子,在肿瘤细胞内精准释放,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暴露。同时,合理的DAR值有效降低副作用风险, 让已多线治疗、体能明显下降的患者,也有很大机会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控制病情。

更重要的是,德达博妥单抗选择了TROP-2这一绕开EGFR通路的全新靶点,能够不受多种EGFR耐药机制的限制,实现对多种耐药情形的覆盖, 达到“一药多解”的治疗策略,也为未来与靶向治疗的联合应用以进一步提高抗肿瘤疗效提供了可能。

当然,要让德达博妥单抗真正成为标准治疗,还需要等待更大型的研究进一步确认它的长期疗效和更广泛适用人群。

对许多治疗选择有限的患者来说,这款药的出现就是一种新的希望。也希望这款已在美国获得批准的药物,能尽快在中国上市,走到这些真正需要它的患者身边。

专家介绍

周建娅教授点评 | EGFR耐药晚期肺癌迎来新药!FDA批准Dato-DXd,近八成患者病情受控

周建娅 教授

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浙江省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烟草病学组委员,医学伦理分会学组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副会长;

浙江省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委员,肿瘤标记物专委会常委;

国家药监总局新药核查专员;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Sidney Kimmel癌症中心访问学者;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3项,发表第一作者SCI论文10余篇,主参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评论